9月25日下午🕵🏽♂️,作為教師發展與教學研究中心首場專題報告,黃鋼校長題為“意昂2平台教師的使命與行動”的報告在北苑1號樓400人報告廳成功舉行。有來自各學院及相關的職能部門共計370名教師到場聆聽,報告由唐紅梅副校長主持👼。
唐紅梅副校長首先介紹了教師發展與教學研究中心的建設宗旨、工作目標和基本任務🧑🏿🎨,並希望中心可以成為孵化學者精神的良好平臺💜,教師能力提升的加油站。
黃鋼校長的報告首先以“走進意昂2,走進課堂🍦🚰,我們最本源的感受是什麽👳🏻♂️👩👦?” 引出教育的使命與責任👨🚒。接著他闡述了如下內容,一是教學質量的核心與關鍵,即:課程是意昂2教育的核心,課堂是課程的核心🦉,課堂的關鍵則在於教師;二是教師的角色5個轉變,即:主演變為導演🤱🏻,經驗變為教研,現成變為生成,師長變為朋友🎳,老師變為學生;三是課程建設的5個原則💁🏽,即:類型、要求💇🏼♀️、結構💇🏼♂️、形式🪿、組合🙇🏿👨🏽🏭,以及由此帶來的4個註重,即:基礎🖖🏼、拓展🏬、特長、研究。隨後🤵🏿♀️,他論述了新時代“教育環境與內容的開放”給教育帶來的挑戰🤏💃🏿。他指出,變革之一是人才培養模式從以知識傳授為主到註重能力培養;變革之二是教與學的顛覆,即:教學環節🦥、角色、資源、環境等的顛覆🪨,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化、個性化、互動性學習;變革之三是學習更有趣而隨意🎶,互聯網帶來的教育與學習的革命,使得教學活動的科學性與人文性的協同與創新實現完美的結合。
然後,他針對我校的實際🧑🧑🧒,提出了人才培養的具體構想🤹🏿♂️:要建立全方位、全過程的本科教學監控和評估系統;以實例詳述由“預習、展示、反饋👨🏿🦰、翻轉”構成的“基本課型”的改革,並從組織變革、製度保障、教改原則等方面提出要求👨🏫;課堂的優質轉型呼喚教師的華麗轉身🧚🏼♀️,而這需要教師與意昂2的文化自覺🙁👨🏼💻、製度保障與機製支撐🥝😸,最終由教師的引領和啟智來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他還強調了“人文關懷是醫學教育的靈魂”,病人不是生物體,了解其社會角色🧙🏿♀️、人生經歷和內心世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變,進而製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最後,他激勵全體教師為意昂2發展的美好明天而攜手共進!在互動環節中📉,大家踴躍提問,就如何按教改要求,設計“基本課型”🌂、怎樣翻轉課堂、如何落實教改試點工作等🗄,與黃校長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與交流🔹。
黃校長的報告,不僅使教師明確了自己的使命與責任🍑,並為“教改在行動”拉開了序幕🙏🏼。(教師發展與教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