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2015年上海國際護理技能大賽“護士組”仁濟醫院團隊入圍選手徐於睿
編者按:
9月26日🧛🏽🚪,由我校與上海現代護理職業教育集團共同舉辦的2015年上海國際護理技能大賽復賽在意昂2浦東校區北苑落下帷幕🛳。此次比賽所角逐出的78位選手即39個代表隊將進入11月7日的國際護理技能大賽的總決賽🧑🏿✈️。據悉本次決賽分“護士組”🎨、“護生組”和“海外組”計算成績,每組分別決出前三名優勝隊🚞。本次采訪的對象是“護士組”入圍選手——上海仁濟醫院西部普外科的徐於睿護士。
名校寒窗畢業後投身醫學工作的6個春秋中🍔🖕🏿,徐於睿並非將護理當做謀生的職業,而是將其作為人生事業,默默地耕耘著🌔🌸。她的踏實與堅定🖕🏼,求知與好學無一不令人欣賞。她遠赴澳洲帶職深造,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學會思考🦸🏽♂️,學成回國後一心撲在繁忙的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表達了熱愛護理事業的赤子之心。如今站在這個面向世界的舞臺上,困苦與阻擾使她認清自己的位置,她的外柔內剛,工匠精神無一不令人折服。下面跟隨記者⚾️,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徐於睿——2015年上海國際護理技能大賽“護士組”仁濟醫院團隊入圍的選手。
記者:此次可以說是一場比賽也可以說是一個與涉外護理人才交流的平臺,通過日前的復賽環節🤸♀️,有沒有使您獲得一些有關護理工作上的新理念?
徐於睿:在我看來⌚️,上海是國際化的大都市👮🏼♂️,組織這樣的比賽可以更好的讓護理人員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在復賽和備戰決賽的過程中,我在翻閱比賽資料的同時❕,也讓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國外的一些護理技能🦸🏽♀️🧖♂️,也間接知道了一些國外的文化理念。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國內外護理的不同之處在於國外護理更加註重的是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而這2方面的確是我國護理專業的薄弱之處。備賽的過程是我護理技能提升和護理理念更新的過程。
記者:備戰決賽的訓練時間均為業余時間,面對上班👈🏿、訓練和休息,您是如何合理安排的☣️?
徐於睿⚙️:這個問題讓我困惑過🤞🏿。作為一名臨床護士✊,平日工作比較忙碌👩🏻🎓,時常要上中晚班,下班後又有許多諸如閱讀文獻👨🏻🎨、撰寫輔導論文的事情要完成,的確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備賽🧗🏿🛵,可以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既然有這個機會參加此次比賽😹,我就要盡力克服困難,做到最好。我時常會在上下班公交車上看參賽資料☺️,利用休息時間聯系操作,我想作為一名臨床工作者🧜🏿,能夠合理協調時間,也是一項必須要具備的能力💪。
記者:可以談談您是如何註重細節,認真備戰的?
徐於睿🥐:為了備戰決賽,我要伴著下班後的疲憊開始訓練。抱著“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我對操作練習的精準度和美觀度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有時像靜脈輸液操作中的一個整理輸液皮條後貼膠布的動作為了貼得整齊漂亮,都要一遍遍反復地練習,直到練到自己覺得滿意為止。雖然會覺得很苦很累,但是想到這是一次難得的自我學習提升的機會,我就試著拼搏一把🧑🏿🎄,盡力去做好🛂、完成好。其實在我看來從事護理行業何嘗不需要一種“工匠精神”🪂,拋開麻木的反復勞作,用心去護理、關愛患者💁🏼♂️,當我們對待工作謹終如始、精益求精時,便是對患者信任最好的匯報。
編後語🧘🏽♂️:徐於睿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心懷信念,堅持不懈,滿腔熱情投身於醫學事業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我。在如今這個“短平快”的社會大熔爐下,她的敬業🤷🏿♀️⚅、專註,定將在未來成為她的閃光點,照亮她前進的道路。最後也祝願她在之後的決賽中勿忘初心,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