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北大張海霞教授的創新培養講座在我校浦東校區報告廳開講。我校校長黃鋼主持,200多名師生參加🏜,現場掌聲此起彼伏,氣氛熱烈🟩⛄️。
張教授在微納設計與加工技術↩️🔙、SIC MEMS技術、微能源技術領域深有研究。現任全球華人微納米分子系統學會秘書長,全球華人微米納米技術合作網絡執行主席,IEEE NTC北京分會主席,國際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ICAN)發起人。
張教授以豐富的案例、激情的演講帶著師生們一同領略藝術中的科學、科學中的藝術,讓大家充分感受到了科學、藝術完美交融的獨特魅力。她圍繞“創新提升中國👀,創新改變世界”的觀點,將創新的理念和激情傳遞給了聽眾🙄,引發大家對科技、教育、社會的深思。
她結合自身實際,深入淺出的分析了如何進行創新創業培養🧜🏼♣︎。一是要發現自己👩🏽🚀,尋找與眾不同的自我👨🏻🦽;二是拓展想象空間。她以“有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來鼓勵大家盡情奇思妙想;三是換個角度看問題,解放禁錮的思想👩🏼🎤,努力拆掉權威的墻😐⛑、地域的墻、內心的墻;四是打破思維局限,堅定信心🤰🏿✫,建立開放式的思維模式👷🏽。她鼓勵同學們要擁有創新開放式的思維模式👶🏻🧀,啟迪大家正視現實、勇於擔當、積極實踐🧝🏻,豐富多彩地展示自己,圓中國夢🍰,圓強國夢。
黃鋼在總結發言中指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是每個人自信🏔、自立、自強的強大動力🙀。他希望師生們能夠走好人生每一步🧓🏻,做一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人。希望師生們勇於創新🫳🏼,積極參加到“I CAN”的活動中,更好地展示自己。最後他對張海霞教授的精彩講座表示由衷的感謝♕。
本次講座師生們反響熱烈,紛紛表示講座精彩生動,受益匪淺,讓同學們經受了一次知識📯、精神與智慧的沖擊,喚起了大家對未來無限的遐想👵🏿♑️。大家在張教授的鼓勵下,決心培養自身創新開放的思維模式📮,將創新融入到工作💇🏿♂️、學習中,努力形成人人想創新🧚🏿♂️、人人敢創新♨️🙍🏿♂️、人人能創新的良好氛圍🏝✏️。(宣傳部)